江西婺源多部門聯合行動 強化源頭監督 推動古建『重生』
來源:住建部 發布日期:2022-06-13 瀏覽次數:591
古建筑是歷史風貌的重要載體,凝結著一座城市的舊時光。古建筑保護不僅涵養文化底蘊、延續歷史文脈,也是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婺源作為古建筑“大縣”,多年來,建立并完善一系列工作機制,推動古建筑“重生”。
??去年年底以來,婺源縣紀委監委及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文廣新旅局、應急管理局、自然資源局等部門,組成5個專項督查組先后赴彩虹橋、篁嶺、思溪延村、汪口等地,通過現場調研、聽取民意等方式,就古建筑維修改造、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及防止國有、集體資產流失等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共實地走訪、抽查古建筑186處,發現消防隱患等突出問題38個,目前均已督促完成整改。
??婺源縣歷史遺存豐富,現有古建筑3700多處,是全國最大的古村落群之一。這些古建筑不僅是婺源寶貴的資源,更是重要的文化標識。該縣進一步強化“等不得”的使命感,將加快古建保護納入文化強縣建設的重點工作,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機制,做到打擊、保護和利用“三管齊下”,走出古建保護新路徑。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上,推動實施維修保護聯審、聯批制度,實行責任單位、鄉鎮(街道)、村(社區)、點“四級聯動”保護機制。在改造利用變廢為寶上,督促立足地方優勢資源,率先推行民宿經營許可制度,發展極具特色的古宅度假型民宿。
??“古建是婺源特有的文化名片,推動加快古建保護利用是服務文化強縣的題中之義,也是我縣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所需?!辨脑纯h有關負責人表示,“同時,我們把古建傳承的歷史文化、精神內涵與廉潔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涵養崇廉、尚廉的濃厚氛圍?!毕乱徊?,將持續加強對古建保護利用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加快古建數字化檔案管理等工作。此外,還將通過整合利用資源,進一步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古建筑保護,繼續開展生態價值轉化工作,并探索古建筑“重生”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