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頂部風景”——建筑“第五立面”整治改造觀察
來源:住建部 發布日期:2023-05-31 瀏覽次數:328
不久前,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街道對鐵樹斜街8號二層及煤市街15號等4處共計361平方米的樓頂違法建設依法依規進行拆除。對于拆除的自建房部分,街道將用于種花種草綠化改造。同時對有條件的樓頂、房頂開展屋頂綠化,植樹、種草、養花,讓城市的“第五立面”更加整潔美觀。
??所謂“第五立面”,是指建筑物頂部的空間面。近年來,隨著城市高層建筑的發展和無人機航拍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建筑屋頂進入人們日常視野,“第五立面”也成為了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并不斷影響著公眾的愉悅感、舒適感。
??提高“第五立面”的環境和品質,解決安全隱患是基礎。
??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三里街街道為進一步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規范大型戶外廣告和樓頂鏤空廣告字設置,近日對轄區一環路商住樓樓頂兩處大型戶外廣告標牌依法進行助拆,拆除面積約800平方米。據悉,該廣告牌為鋼架結構,有兩處大小一致的標牌,位于東側、北側,長度約40米,寬度約10米,共800余平方米。執法人員排查發現,位于百米高空的兩處廣告牌已經設置多年,由于日常維護不到位,用來制作發光字的材料鋁塑板因風吹日曬已經變脆。更讓人揪心的是,不少鐵架焊接處已生銹腐化,且兩端為架空設置,每次刮大風時,樓下居民經過總是提心吊膽的,存在很大安全隱患。由于拆除工作量較大,城市管理部門花了2天時間,完成了兩處廣告牌的拆除工作,徹底消除這一高空隱患。
??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多地還不斷探索“第五立面”設計的美觀性與功能性,并推動城市綠化向空中拓展。
??北京市編制了“第五立面”和景觀眺望系統城市設計導則,該導則基于北京城市多元風貌特征,分類選取眺望對象,構建“看城市、看山水、看歷史、看風景”城市景觀眺望系統,并提出49條戰略級景觀和84條重要級景觀視廊,展示北京城市整體形態、地理環境特色、歷史文化特色及城市內部景觀。明確建立與城市特色風貌分區相對應的“第五立面”管控體系,形成與城市自然環境、人文特色相協調的城市“頂部風景”,適應了加強樓頂空間治理的現實而迫切的需要。
??四川省遂寧市在政策、技術等方面大膽探索創新,構建形成具有遂寧特色的“第五立面”制度框架,探索出一條助推“拼經濟、搞建設”的“第五立面”綜合改造路徑。位于遂寧高新區的遂寧職業學院項目共規劃建設屋頂“第五立面”2萬平方米。建設中,項目通過利用閑置屋頂鋪設人工草坪、專用屋面材料等方式對建筑屋面色彩進行規范、提升。船山區和平東路金港國際小區著眼于完善建筑屋面設施功能等實際需求,將樓頂1100平方米的公共空間打造成集空中農場、共享集市、初心茶舍、云上紅堂屋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居民議事陣地,搭建起小區議事平臺,拓寬黨群聯系渠道。
??浙江省溫州市出臺的建筑工程“第五立面”規劃管理辦法,對“第五立面”的形式風格、功能布局、材質色彩、綠化鋪裝以及后續成果、使用管理等作出明確具體要求,由此消除房頂管理盲區。此外,辦法對“第五立面”的風貌與風格、功能與布局、設施與構件、材質與色彩及夜景與照明五類要素提出了管控要求。尤其是屋頂的外觀和色彩搭配,直接影響到視覺美感,因此,辦法結合區域特色,分層分區對色彩進行管控。
??比如五馬街等古城風韻區的屋頂用灰色系,以烘托溫州老城山水斗城的歷史風貌,傳統坡屋頂材質宜采用小青瓦等與傳統風貌相協調的材質;甌江沿線等都市活力區則鼓勵在局部標志性建筑屋頂靈活采用斜頂、坡頂、穹頂等創新形式,屋頂色彩主要選取暖灰色系、大地色系;對于現代高新產業區,則允許在區域內使用小面積的高艷度顏色或強對比的色彩搭配加以點綴等。
??為了給百姓帶來便利與幸福感,辦法還規定,面積大于8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屋頂,必須植入公共空間、文化休閑設施;原則上大型多層商業建筑屋頂宜設置屋頂花園,結合建筑功能及實際需求,植入城市功能(如游泳池、網球場等運動場地),使功能使用與屋頂美化有機結合。
??在上海,屋頂花園遍布在城市的各個區域,幾乎每一處的面孔都不相同,尤其是在商業綜合體,屋頂花園和商業的各種創新可謂精彩紛呈。巴黎春天浦建店的屋頂小鎮、愛琴海的屋頂傳騎馬術、大寧國際商業廣場的空中索福德足球場……這些屋頂空間依托其“以天為被地為床”的無拘無束打破了室內大盒子式購物中心的封閉感和沉悶感,不僅為城市綠化和景觀增添了新意,也以豐富的商業業態給市民帶來了嶄新的購物體驗。
??從城市的“第五立面”可以看到這個城市空間形態特色,它不僅反映了一個城市的肌理狀態,也反映了城市不同發展時期的空間形象。加快城市屋頂合理利用的步伐,為屋頂立好“規矩”,方能不斷挖掘城市新的空間資源和特色亮點,讓宜居城市建設向前邁進一大步。
轉載自住建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