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筑基固本、健全機制,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勘察行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山東省住建廳 發布日期:2023-01-03 瀏覽次數:487
青島市自2019年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管理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積極創新行業監管方式,不斷提高工程勘察質量水平,根據《山東省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管理三年行動方案》的工作要求,探索推行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一、明確信息化工作思路。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統籌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專家力量,成立技術小組,迅速啟動前期調研、統籌規劃和系統開發建設工作。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確定了“以互聯網+GIS為手段、以過程監管為重點、所有操作可追溯”的技術方案,在信息化管理系統開發中突出易用性和輕量化,強調不增加企業投入、不增設多余環節,確定了“逐級穩步推進、廣泛試點應用”的工作推進思路。
二、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研發“青島市工程勘察監管云平臺”系統,基于云端服務器,按照每年千項工程、萬個鉆孔的量級申請資源,將云平臺與地理信息系統有機融合,實現桌面終端與移動終端隨時訪問,勘察工作全過程留痕、全環節監管。平臺集成了企業信息管理(包括勘察、審圖、試驗單位賬戶注冊、審核,各類工程人員賬戶、權限設置)、工程項目信息管理(包括勘察工程創建、鉆機進場、鉆孔鉆探、土工試驗、輔助審圖)、鉆機管理(進場鉆機編號管理,并進行時間和位置上的統一)、鉆探監管(實時、實地、實人、對鉆探過程及巖芯取樣進行跟蹤性監管)、試驗監管(對土工試驗進行過程性監管)、審圖預警(在勘察報告審查環節對勘察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規范行為進行自動提示和預警)、地理信息展示(在地圖上展示全市勘察工程、鉆孔分布,并支持空間和屬性搜索)、綜合統計分析(對全市勘察工程、鉆孔按照區域、企業等條件進行多維度、多角度的統計分析)等多項系統功能,滿足了行業過程監管和企業內部管理的需求。編制《工程勘察監管云平臺操作指南》,組織多輪次技術培訓,并依次在骨干勘察企業、甲級勘察企業試運行調試。邀請專家實地考察指導,廣泛深入調研,多方征求意見建議,不斷完善平臺功能。
三、推動全面實施。制定《青島市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管理實施方案》,印發《關于推廣應用工程勘察監管云平臺的通知》,在全市推廣。自2022年6月15日起,全市新開工房屋建筑與市政工程勘察項目,均按要求錄入監管云平臺。方案對全市各級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勘察企業、圖審機構的職責和工作機制進行了明確,提出了對勘察作業、土工試驗、施工圖審查的具體工作要求,確定了的工作保障措施。制定《青島市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監管手冊》《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監管項目評價規則》,定期梳理信息化管理工作情況,向區(市)主管部門發出調度督導函,向企業通報發布情況,使用信用考核扣分、約談企業領導、責成作出改進承諾等手段,強力推進信息化管理政策落地。
下一步,青島市將繼續積極探索總結,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推進工作,不斷提升青島市工程勘察質量監管工作水平。一是有效整合優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審圖機構、行業企業等各方力量,形成工作推進合力,探索政府動態監管與行業自律的聯動模式;二是把信息化監管從實施前期關注較多的項目信息“傳沒傳”、信息數據“有沒有”,轉變提升到更加關注信息數據“好不好”、勘察質量“優不優”,充分發揮信息化監管對工程勘察質量的最大促進作用,實現管理效益倍增;三是深入開展數據的應用研究,不斷豐富信息化應用與分析的內容和功能,探索實現工程勘察地層人工智能復核、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智慧決策等大數據輔助功能,充分挖掘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基礎技術數據的價值。
轉載自山東省住建廳,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